强化校地合作 以多语种与AI技术赋能崇州返乡青年创业
——我院教师郭松涛参加崇州市返乡青年新春大拜年活动
1月23日,正值南方小年,崇州市观胜镇联义村严家弯湾川派盆景民俗文化村内,洋溢着浓浓的年味与青春活力。由崇州市人才办、团市委、市人社局联合主办的“鸿雁归家•崇品乡愁——2025崇州市返乡青年新春大拜年”活动在此隆重举行。我院财商系主任郭松涛作为崇州市创业指导专家,深度参与了本次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作为活动嘉宾,郭松涛主任依托学院商科及跨境电商专业优势,以“AI赋能新农人,多语联通大世界”为主题,在创业知识分享环节中,提出“校地协同+AI赋能特色农产品走向世界”的双轮驱动模式,为返乡青年创业者提供创新指导。结合严家弯湾的特色盆景产业,重点解析了如何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推动崇州川派盆景非遗文化走向国际,并就结合学校的多语种优势和“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研究院”的团队,如何为崇州特色产品走向世界,提供多语种服务、跨境电商支持等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青年创业者打通“从田间到全球”的供应链链路。
针对创业青年普遍面临的资源整合与市场分析难题,郭松涛老师现场演示了AI工具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应用。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快速抓取行业报告来生成符合自身产业特色的国际市场调研报告、多语种AI翻译系统破解跨境沟通障碍、机器学习算法优化农产品物流成本测算,一系列数字化工具引发热烈反响。四川农业大学学生创业代表表示,AI技术与学院商科资源的结合为传统农业升级提供了新思路,未来计划将智能模型应用于盆景基地的数字化转型。郭老师着重强调,AI不仅是技术手段,更是缩小城乡资源鸿沟的桥梁,国际商学院在未来将联合崇州市青年创业园定期开设“AI创业工作坊”,开发定制化工具赋能乡村产业。
崇州市人社局负责人高度评价此举“为青年创业注入智慧基因”,郭松涛老师表示:“人才返乡是乡村振兴的新起点,我们将持续开展校、地、企合作,以开放创新姿态,让每一份青春力量在崇州热土绽放光彩。”
新学期伊始,我院将进一步与崇州市就业局进行深度合作,逐步开始建设多语种跨境电商孵化器、人才共享平台,联动学院跨境电商项目,为地方输送复合型人才,深化“教育+科技+产业”融合模式,为打造“西部乡村振兴标杆城市”贡献高校智慧。
供稿:财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