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x2016@cisisu.edu.cn Send us an e-mail
国际商学院微信公众号 欢迎扫描关注
2025-10-31

我院教师代表赴成都东软学院调研人工智能赋能财管教学实践

  9月28日下午,我院财商系郭松涛主任与论文指导教师王思懿、刘庆、刘晶、孔敏赴成都东软学院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开展专题调研。双方围绕人工智能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就毕业论文指导机制优化与课程教学中技术手段的融合应用展开深入交流。

聚焦论文指导机制创新,提升学术实践质量

  调研中,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赵媛媛院长详细介绍了东软学院在指导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的做法。通过遴选具有实务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组建指导团队,实施全过程、分阶段的论文管理模式。尤其是学院利用“实践周”提前介入论文准备工作,组织学生开展实证数据的采集、清洗与初步分析,实现“数据前置、研究先行”的创新,有效提升了论文的科学性与实践价值。

深化技术融合,推动财管课程教学升级

  赵媛媛院长指出,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财务管理教学必须主动拥抱技术变革。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依托东软学院在软件开发与信息技术领域的优势,已在多门核心课程中引入低代码开发平台,帮助学生快速构建财务分析工具;同时开设AI通识教育课程,增强学生的数字化素养。此外,学院还采购了财务机器人与用友智能系统深度融合,打造智能化财务实训环境,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掌握自动化账务处理、智能报表生成等前沿技能。

借鉴实践经验,共谋教学改革方向

  郭松涛主任和参会教师们均表示,此次调研收获颇丰,东软学院在论文指导流程设计和技术赋能教学方面的经验对国际商学院在未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实践周前置数据训练”和“AI+财务”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将加快我院财商系将在论文指导团队建设、数据能力培养和技术工具引入等方面加快改革步伐,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赵媛媛院长强调:“人工智能不是替代,而是赋能。我们希望通过技术手段,让财务管理从‘事后核算’走向‘实时决策’,也让教学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塑造’。”郭主任回应称:“此次交流为我们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如何与人工智能结合打开了新视野,下一步将推动试点项目落地,真正把先进技术转化为教学生产力。”

图注:财商系教师团队认真听取赵媛媛院长(右二)经验分享

  本次调研不仅加强了两校在财管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更为本专业在人工智能时代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未来,学院将持续关注技术发展趋势,深化产教融合,致力于培养具备数字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财管人才。

                                        供稿:财商系 郭松涛